詳細介紹
熔指測定儀是用來測量熔融指數的,而熔融指數是一種表示塑膠材料加工時的流動性的數值。熔指測定儀采用新一代人工智能儀表控溫及雙位時間繼電器輸出控制,具有恒溫周期短、超調量小等特點。溫度控制部分采用可控硅模塊,從而使控溫精度和產品穩定性等都能夠得到有效保障。為了便于用戶使用,此種儀器將時控、手動兩種切料方法融為一體,且切料間隔和切料的時間可任意設定。該產品智能化、自動化程度高,適用范圍廣、升溫速度快、產品精度高、性能穩定可靠,是塑料原料和塑料產品生產企業以及質檢監督檢驗院所和大專院校理想的試驗和教學儀器。
利用熔指測定儀進行實驗的目的是為了解聚合物材料熔體流動指數與分子量大小及其分布的關系,熟悉測定聚合物材料熔體流動指數的原理及操作。其實驗原理如下:
聚合物材料熔體流動速率(MFR)是指在一定溫度和負荷下,聚合物材料熔體每10分鐘通過標準口模的質量(g/10min)。熔體流動速率是衡量聚合物材料熔體流動性的一個重要指標。其測試儀器是熔指測定儀,又稱為熔體流動速率測試儀。對一定結構聚合物熔體,MFR越大,表示該聚合物熔體平均分子量越低,流動性越好。
具體的實驗步驟:
1、在實驗前務必參考該儀器使用說明書。
2、根據待測物料性質擬定測定溫度、負荷等參數。本實驗溫度、負荷的選擇原則是測試溫度須高于所測材料的流動溫度,但不能過高,否則易使材料受熱分解。負荷的選擇要考慮熔體粘度的大小,粘度大的試樣應取較大的荷重;而粘度小的試樣隨取較小的荷重。本實驗選擇180℃、190℃、200℃,在2160克(21.18N)荷重下測定聚乙烯的熔融指數。先使溫度穩定在180℃,以后再逐步改變溫度。
3、確定試樣的加入量與切樣的時間間隔。本實驗切取樣條時間的選擇方法是當圓筒內試樣達到規定溫度時,就可以加上負荷,熔體通過毛細管而流出,用銳利的刀刃在規定時間內切割流出的樣條,每個切割段所需時間與熔體流出速度有一定關系。用時間來控制取樣速度,可使測試數據誤差較小。本實驗確定間隔1~2分鐘切割—次。
4、接通電源,指示燈亮,爐體開始加熱。等到設定溫度后應該等待穩定后可將壓料桿置于爐體內預熱10分鐘。
5、取出壓料桿,迅速加入試樣,壓實,開始計時(數顯和秒表均可)。
6、式樣預熱6~8分鐘后,選定負荷砝碼壓在壓料桿頂部,開始擠出物料。切去料頭約15厘米,間隔連續切取至少五個切割段,務必舍棄含有氣泡段,取五個無氣泡的切割段分別稱量。
7、取樣完畢,趁熱將余料全部擠出,開始仔細清洗贅物,可用少許乙醇擦洗,直至料筒、壓料桿和毛細管清亮為止。
8、實驗完畢,停止加熱,關閉電源,各種物件放回原處,方便日后使用。
產品咨詢